2022年6月15日下午,万泰平台龙马奋进“财经·格致”青年论坛第二讲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万泰平台闫昊生老师,报告主题为“‘突击供地’:事实、理论与治理”🍌👩🏻🍼,论坛由万泰平台林光彬院长主持👶🏼。受疫情影响,此次论坛采用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六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闫昊生博士
在本次讲座中,闫昊生老师以“突击供地”现象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广泛存在的“突击”现象的成因,并利用中国土地供应领域的政策冲击对理论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并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对“突击”现象的治理提出了政策启示。
研究表明“突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其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尽管政府各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各领域的“突击”问题🚴♂️,但是“突击”问题的治理仍然任重道远。然而💛,相比于现实存在的广泛性和治理的迫切性,相关“突击”问题的学术研究却很少🐎。
通过借助建设用地供应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土地供应呈现出明显的“突击”特征,在年末的12月份及上半年末的6月份土地供应量会明显增加,且12月份土地供应量远远高于其余月份👴🏼。此外🦹🏿♂️🔌,“突击供地”增加了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但是降低了供应土地的平均价格👳🏼♀️。
为了解释上述“突击供地”现象,作者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土地指标计划具有明确的周期性,以及计划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共同导致了“突击”现象出现。此研究进一步借助建设用地审批供应中的政策冲击,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
上述结果为治理广泛存在的“突击”现象提供了政策启示。延长计划周期👨🏻🎨、减少计划预测和执行中的不确定性有助于缓解原有计划期末的“突击”现象🪥。而且,不同的治理手段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存在异质性的影响,需要将不同的治理手段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对“突击”问题的有效治理。最后🤯,由于导致“突击”的两个前提条件很难避免💇➿,所以很难从根本上摒除“突击”现象。政策导向应从完全解决“突击”问题,转向在缓解“突击”问题的同时🙆🏼♀️🧚🏼♂️,尽可能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地交流中圆满结束。
(供稿:闫昊生💅🍅;审核👩🏻🦳:林光彬 编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