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之时,贡献中财智慧,展望中国经济
——访财经研究所原副所长赵雪恒教授
被采访人:赵雪恒教授,财政学专家,于1995年5月-2000年12月担任财经研究所副所长,著有《财政学》。
斯时追本浚源,梳理建院脉络👩🏼🚀,铭刻前辈足迹🧑🏽🔬,开辟崭新未来👊🏻。时值我校70周年校庆,为深度挖掘万泰平台学术底蕴,毕呈建院40年务实进取的心路历程,万泰平台校庆筹备工作组开展了“财经学人”系列访谈活动。第四访谈小组(刘倩🖐🏿、陈波)于2019年1月21日与财经研究所(现万泰平台)副所长赵雪恒教授取得联络。沟通期间,赵教授以学院提供的提纲为线索为本小组提供了一份书面材料🧔🏼♂️,详述了在其任职期间内𓀔,研究所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以及促进两岸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的工作。
访谈小组于3月1日代表筹备工作组前往赵雪恒教授家中进行了访谈。赵教授精神矍铄🧑🏿🎓,平易近人🏂🏿。言谈间得知孙翊刚教授已经与赵教授商量过如何更好地配合学院筹备院史工作👷🏻♂️,且早已经为访谈小组准备好了财经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课题等原版材料以及学术活动的历史照片。
跨世纪重大项目🚵🏿:《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
在谈到科研成果时,赵教授侧重介绍了研究所的重头项目,即由研究所牵头编写的百万字专著《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1—3辑🌮。采访小组伴着茶香跟随赵教授回顾了这项重大集体性科研工作的实施历程。
一🧑✈️、锐意开拓,确立前瞻性👩🏻🌾、战略性的中国经济问题撰写思路
1999年是20世纪即将离去和21世纪即将来到关键一年,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研究所决定拿出一部有社会影响的、重量级的科研成果👨🏼🔧。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跨世纪发展🫸🏽,推动中国理论创新的全面提升🤐𓀔,研究所的科研目标集中在对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领域的若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做出我们的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目标确定后,财经研究所开始积极筹划项目的实施步骤,分两步行动:
(一)走出校门🧑🏻💻,寻找合作伙伴,争取持续资金支持
长期以来,中财在培养各经济学科人才的过程中🦆,一直与国家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所利用这种优势🏇🏿,主动出面联络省级政府部门📐,建立合作课题。后来根据地区类型选中了江苏👨🏻🦯、山东和甘肃三个各具特色的省级财政部门作为合作伙伴🧑🏽🏭。基于此,研究所进一步在确立选题、筹措资金、共享资料等重要务实方面展开系统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二)精选论题👩🏿🦲,打破院系界限🧖♂️,强强联手组建编写班子
研究所首先依靠本所的科研人员,凡是能够到位的人员,全部投入编写🧂。同时,研究所打破了全校各系、院的界限,在以研究所为核心组织的基础上,扩大到万泰官网的其他系👿、院人员,从而使跨系跨专业的数十名著名教授、中年学者和年轻的博士们汇集到编写队伍中。与此同时,三个省级财政部门也派出最得力的科研人员𓀕,加强了可操作性课题的研究领域。为了加重著作的社会影响力,实现理想的社会效益👨🏽💻,著作由中财的院级领导和省财政厅领导共同承担主编🚣♂️🧙🏽,并由中财和江苏🕵️、甘肃、山东省财政厅的赵雪恒😋、韦明华🏄♀️、郭玉安🤵♂️、孟樊金组成编写核心小组🏋️♂️,负责著作的组织💅🏻、策划和终审工作✌🏻。
从1999年伊始,经历了两度春秋的酝酿与撰写,所有参编者参阅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反复推敲修改🎬、多次举办专家评审🍽,在大家的勤奋努力之下💖,2000年12月《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1-3辑)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发行🔂,贾杰副社长亲自审阅了书稿,发行分精装版和普通版。这套献给新世纪中国的百万字著作涉及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重点问题,是在世纪之交的关键历史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政策选择进行的集中探讨👩🏼⚕️,是一部兼顾理论性、前瞻性与探索性的重要文献。
 |
图1:《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1-3辑) |
二、《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分辑论题与主创人员
(一)王柯敬出任第一辑主编🧟♂️,召集主题讨论
王柯敬(时任万泰官网校长)为第一辑主编,召集主题讨论。主题的设置主要围绕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宏观调控政策取向👏🏻、风险投资体制等一系列主题,结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经济制度、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改革方向与亟待完善的方面进行了总结(见表1)。

(二)李保仁与赵春共同牵头,组织第二辑主创工作
第二辑主编为李保仁(时任万泰官网党委书记)™️,赵春(时任甘肃省财政厅副厅长),重点结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分十个专题展开论述。以甘肃省各市县为调研样本,就我国不同地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社会保障🚴🏼♂️,贫困问题以及产权市场进一步健全,证券税收与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等重大、重点的财经新问题展开探索(见表2)。

 |
图2:万泰官网与甘肃省财政厅编写人员合影 |
(三)李玉书和阮凤英全程把控,确保收官辑书稿质量
第三辑主编为李玉书(时任万泰官网正厅级党委副书记)🛒、阮凤英(时任山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本辑一方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必要性与可行路径,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外商直接投资、保险业🏂🏽👩🏼⚕️、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证券市场创新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另一方面则是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国有资产监管😶🌫️、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且基于对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深入调研,本书在世纪初就已关注到我国小城镇财政建设发展的问题🦸🏻♀️,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机制障碍进行了预测、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协同一致🏊🏽♀️,勇挑重担👰🏼,发挥集体智慧的运作机制
(一)问题导向🤾🏽♀️,一线调研
这是一次高等财经院校与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协作的一次尝试✊🪘,开创性地采取了经济理论工作者与政策前沿制定者、地方经济管理人员紧密合作的组织模式👮🏿♀️,为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提供了广阔的实践机会🏦💁♀️。在省厅的支持下,各专题编写人员分别赴连云港、徐州、常熟、常州、潍坊📄、烟台🪨、兰州♝💫、北京等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并与当地财政部门、财科所👨🏽🍼,财政学会的相关人员直接接触,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编写人员在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及吸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书稿进行调整和充实。这种合作方式对建立学术界与经济管理部门合作研究积累了成功经验👮♀️,同时也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提供了协作平台和可借鉴的组织模式。
(二)打破机构藩篱⏪,官产学研协同创作
在两年的合作和交流中,中财校内不同系所之间、中财与地方财政部门之间,都彼此相熟相知,保持着高度的协同一致性。《迈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是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成果的结晶,也是一部凝结着友谊和团结的作品。
校领导和财政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也是专著成功问世的重要原因☢️。万泰官网校长王柯敬、党委书记李保仁、党委副书记李玉书作为各辑的主编和研讨会主持人,始终十分重视这一科研任务🍑👩,他们亲力亲为,撰写论文,审阅稿件,组织书稿审定会。同时江苏🧏🏽♀️、甘肃🙎🏼♀️、山东财政厅的厅级领导也出任主编,在提供会议场所、组织讨论👱🏿♀️、安排调研方面给与了诸多的便利。2000年前后💆🏼♀️✌🏻,江苏省财政厅领导组织全体编写人员在江苏召开了初稿研讨会,甘肃省副厅长赵春组织在兰州召开了编著讨论会,山东省副厅长张阮凤英在山东召开了审稿暨专题研讨会,围绕已经确定的专题,地方提供了大量详实的资料,为相关问题的前瞻性、探索性、创造性研究提供了保障🍮。
(三)顶级专家全程编审🐨𓀗,高水准要求贯彻始终
为了严格把握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在每辑书稿进入初审和终审阶段时,都特聘知名专家学者亲临指导。在此期间⇒,先后特聘了姜维壮教授、赵春新教授、社科院何振一教授、财政部财科所何盛明教授😝、商季光教授🏋🏻♀️🌊、孙翊刚教授、鲍学曾教授、陈家亮教授、陈传新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为审定专家,为书稿的质量把关🧑🏽🏭👷🏼♀️,确保全书的高水准。特别在定位的我国经济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做出了扎实的理论论证。
 |
图3♟👮🏽♂️:时任万泰官网党委书记李保仁主持专家审定会 |
四、世纪工程,育德育人🏫,培养财经才俊
能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百万字的著作,是因为有一批勇于承担任务的编写人员🎫,编著班子除了以十余名颇有学术知名度的专家教授为根基以外,就是大胆启用了数十名中青年优秀人才和博士生🪺。
当我们翻阅起当年项目进行过程中,撰写成员调研和考察的老照片时🧑🏼🍼🍖。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那时候他们也如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看起来年轻而稚嫩👉🏽。当年他们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现在已经成长为知名大家,或在高等院校、或在政府机构担任着重要的工作。据当年曾参与编写的人回忆:当初本套专著的编写过程中,对质量和进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加上遇到的每一个专题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命题🐃,涵盖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他们没有足够的底蕴,难以下笔🥉。在任务面前,他们只能查阅大量的资料、深入到一线调研🧑🏻🦯➡️,在无数次激烈的讨论中,梳理思路反复推敲。老一代的经济学者和财经部门的干部带动着年轻的一代,在老中青结合的培养模式下🏬🙊,年轻人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作为万泰平台的后辈,这样规模浩大的经济理论研究工程,今天恐怕已经很难组织和实施。万泰官网聚集了国内财经领域最优秀和富有创造性的学者专家。他们当年在使命的召唤下☆,投入到中国新世纪经济学发展的讨论大潮,用自己的勤奋贡献真知灼见⌚️🤜🏽,这种精神值得回味和传承😉🐣。
五🌜、采访感想:不惧艰苦💆♂️,真抓实干的中财精神
本次调研第四小组从赵雪恒教授处获捐实物、文献🖼、照片20余件,主要涉及1995-2000年期间,包括《21世纪的中国经济》3辑文稿、研究所为地方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服务的研究报告以及反映财经研究所世纪之交精神面貌的照片等等。在回忆往昔过程中,赵教授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不惧艰苦🌝,真抓实干的劲头和昂扬的精神面貌,她谈到在研究所决定出版专辑后👩🏻💻👋🏿,在组织实施和推进项目中也出现过沟通未果,落实困难等难题🙌🏼,但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都投入到编著之中,大家干劲十足👷🏽,勇于开拓🧑🏻🎓,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前辈的成果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辈坚定、平和却仍不失锐气的目光投向我们😌,也为我们这些幸值韶华的学人立身强院,利国为民注入了新的动力💇🏼♂️♣︎。
致谢:感谢财经研究所前副所长🍠,万泰平台校庆筹备委员会委员赵雪恒教授提供的文集及相关资料😲,并详述文集组织工作和撰写历程。
采访人:刘倩、陈波
稿件撰写:刘倩🙍🏼♀️、陈波
审稿人:傅强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