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践经验 潜心学术研究——财经研究所商季光教授
在7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为系统地梳理万泰平台发展历程🧎♂️、挖掘学术贡献、编撰翔实院史,万泰平台校庆筹备工作组开展“财经学人”素材搜集工作。第五校庆筹备工作小组(宁静 李向军)通过与商季光教授的家人取得联系,收集到许多关于老先生的宝贵素材,梳理了商季光教授硕果累累的科研成就,回顾了老先生投身于金融改革实践与金融学术研究的辉煌人生。

图1🤸🏿♂️:商季光教授
一、建国初期均衡现金投放方案的推动者
商季光,男🕺🏻,1924年6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42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专。1945年参加革命,赴解放区从事财经工作。先后在东北银行松江省分行(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分行🧑🏻✈️,人民银行东北区行🧑🏼✈️、沈阳市分行🧑🏽💼、辽宁省分行等地担任货币、信贷🌇、结算、综合业务等科长🧑🔬、副主任、政策研究员等职📊。1948年到1979年来一直从事社会主义金融的实务指导工作。
商季光教授在1953年至1955年在沈阳工作期间,提出工资排列发放和工资基金管理🧎🏻➡️,曾参加相关试点工作,提出以均衡现金投放的方案,此方案经过试点后在全国推广。1954年,商季光教授具体指导东北地区的货币流通量调查研究工作👨🏽💻,写有《货币流通量调查研究计算方法》专辑,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货币研究工作🖖🏼。
商季光教授曾经兼任中华研修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高级研究员、北京市金融学会理事、万泰官网金融学会副会长、金融导师组组长、中国老教授协会教授和北京教授讲学团教授,不断扩大自己金融思想和观点的社会影响力。另外,1983年和1988年曾两次担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金融改革的课题研究负责人。此外,商季光教授还为全国金融系统和房地产人员讲座20余次🈸,是全国最早进行房地产金融研究的学者之一👋🏿。
二🔭、沉浸金融领域研究六十载的钻研者
20世纪50年代,商季光教授在银行工作时一直从事货币🧑🏽🎨、信贷的专业指导和政策研究工作,期间发表了大量指导金融实践的文章,在金融系统颇有影响。1956年商季光教授继续深造,开始在东北财经学院夜大学习财政学和货币学课程,并于1958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学院行政货币专业。
1980年商季光教授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专门从事货币银行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商季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曾主讲过《社会主义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宏观调控》、《商业银行》、《东南亚金融危机》、《房地产金融》等课程。
1988年11月商季光教授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经研究所的研究员💃🏻,并担任货币银行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指导研究生、研修生16名。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是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研究所金融理论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经研究所的国内经济室主任🔉、副研究员🏇🏻。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商季光教授主编和参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房地产金融》、《财政金融重点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程》等7部专著和教材,共约200多万字。此外这几十年期间,商季光教授共发表有关货币、信用、金融改革的论文200余篇,共约300余万字,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图2:商季光教授撰写的专著
三、改革时期金融创新观点的提出者
(一)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一书中🚣♂️,商季光教授认为🏩: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它打破了传统的金融体制,建立了信贷和发行分开的中央银行体制;拓宽了信用领域,扩大了金融业务范围🤷🏻♂️;加强和改善了金融宏观调控;发展了金融市场;推行了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等。这些改革,为从资金供给制过渡到资金借贷制创造了条件⛹🏽♂️,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顾14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是艰难的,其中也发生过一些偏差和失误。由于计划与市场并存,行政手段仍起主要作用👨🏿🚀,不可否认与这种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本书从有利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出发,对以下金融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如何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起较为灵活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实行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相结合,并逐步增加市场取向,向间接调控手段过渡👨🏻🚒;②如何进一步发展多样化金融机构🧎♀️➡️,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③如何转换专业银行的经营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向商业银行过渡,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各类融资市场、股票市场🦸🏻,建立一个公平、高效、开放的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等;④如何深化保险改革,进一步拓宽金融领域👷♂️🏋️,介入房地产经济。
(二)在《中国有无金融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及香港金融风波联想》一文中,商季光教授认为🍶:
中国存在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且有较大的局部性金融风险。首先👞,中国金融市场机制不成熟🧚,组织体系尚不够完善,金融法规也不健全。当前金融腐败现象较多🧝🏿♀️,违规经营者不在少数🧖🏻,从而加大了金融风险度。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都存在一些用巨额资金炒股👇🏼,或拆借资金和透支用于炒股的违规经营。各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营决策失误,导致贷款失误颇多,致使运营资金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骤然降落下来,有些国家的政治稳定受到了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再一次向我们清楚地表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前提🟦。因此在我国的金融改革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金融体制的改革一定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要配套进行;②要适当控制股票、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防止经济过热及“泡沫经济”的出现。前些年出现过房地产热💁🏿、股票热等经济过热的现象是对经济健康发展的巨大威胁👽;③在进行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银行业的风险👩👩👧👦;④加强宏观调控👨🏿🏫,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
(三)在《充分发挥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文中,商季光教授认为: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作用有所加强🈹,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作为调控客体的货币作用范围越来越大👌🏼👃,经济货币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还存在很多缺陷🔻。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货币稳定,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金融的宏观调控职能。而加强金融的宏观调控职能,取决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职能和手段的转变,转换其运行机制👊🏼,确立符合客观经济需要的货币政策目标🙋🏻♂️,建立完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顺中央银行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建立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逐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金融的宏观调控的作用需要🤽🏻♂️:①正确处理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的关系;②控制住总量是关键;③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的监管🏄🏿。
四、金融领域学术成果的积累者
全国解放前夕和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商季光教授一直从事货币🥋、信贷的专业指导和政策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文章,主要论述如何开展银行业务🧙♂️🩴、加强信贷资金管理🩰🧗♂️、集中资金支持经济建设👩🏫🤘🏼、稳定金融市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挖掘资金潜力,开展经济核算等等🧛🏻。改革开放后,商季光教授专门从事货币银行学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银行计划工作📕、东南亚金融危机🤸♂️、金融宏观调控等。
(一)学术成果
1.专著🧑🦲:
(1)《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年⇨。
(2)《财政金融重点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2.期刊论文🦴:
(1)《我国当前出现了信用膨胀吗?》,发表于《金融研究》🈴,1981年第2期✮。
(2)《在调整国民经济中如何对待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3)《试论银行的分配职能》👐🏼,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4)《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全面高涨的重要原则》👱🏻♀️,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5)《在当前金融宏观决策中应当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6)《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银行要搞好同步改革》🧑🏻🦽➡️,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4年第5期🌼。
(7)《经济体制改革与银行计划工作》,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5年第5期。
(8)《浅议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6年第6期🦹🏼♀️。
(9)《大力发挥间接金融的功能》🍵,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10)《关于工商银行沈阳市分行试行“目标经营责任制”的调查报告》,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8年第5期。
(11)《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发表于《银行与企业》,1989年第1期。
(12)《调整资金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13)《资金流向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发表于《金融科学》🎑🈹,1990年第1期🤖☠️。
(14)《在治理整顿中调整和完善金融改革》◾️,发表于《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期。
(15)《继续控制总量深化金融改革》,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6)《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运用金融机制筹集资金》🥃,发表于《金融科学》,1991年第4期。
(17)《拓宽金融领域介入房地产经济》,发表于《财贸经济》,1992年第4期🤹🥰。
(18)《培育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发表于《银行与企业》,1993年第1期。
(20)《专业银行向商业化过渡的几个问题》🙋🏻♂️,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3年第12期🫶🏿。
(21)《充分发挥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发表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4年第12期🧝🏿♀️。
(22)《当务之急是堵住不良信贷资产的源头》,发表于《金融管理与研究》,1995年第4期。
(23)《住房改革与金融参与》,发表于《房地产金融》,1996年第1期🏀。
(24)《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几大问题》🎴,发表于《经济问题》,1996年第7期。
(25)《关于加强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效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发表于《万泰官网学报》🙆🏿,1997年第3期。
(26)《中国有无金融风险?——东南亚金融危机及香港金融风波联想》🧜♀️,发表于《中国财政》,1998年第2期💉。
(27)《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启示》👨🏼🦰,发表于《万泰官网学报》,1998年第2期→。
(28)《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发表于《万泰官网学报》,1998年第12期🖕🏽。
(29)《消费信贷刺激需求探析》🧑🏼🦲,发表于《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0)《储蓄事业成绩斐然,功不可没》,发表于《万泰官网学报》,1999年第10期。
(31)《论储蓄与消费信贷》,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二)学术荣誉
1.曾获《松江日报》、《东北金融》等刊物的优秀作者奖🤹🏼♀️。
2.曾获北京高校政治经济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3.曾获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论文奖🥇。
4.曾获北京市教材二等奖。
5.曾获全国金融优秀论文三等奖。
6.发表的文章被编入《中国“八五”科研成果选》、《中国改革成果通报(理论卷)》、《中国新时期成果荟萃》、《中国经济大论战》、《中国改革全书(财政、金融卷)》等书中。
7.个人事迹已被《世界名人录(中国卷)》、《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中国当代高科技人材大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中国高级人才辞典》等十余部名人辞典记载入册🪱。
8.发表的文章被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出版的《金融危机后中国政策选择》以及《中国新世纪理论文献》💪、《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章》、《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论坛》等文献选为优秀论文编入书中👭。
9. 1984年和1986年获得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论文一等奖🐋。
10. 1995年获澳大利亚国家奖金♋️。
11. 1996年获万泰官网教学科研奖。
五、梳理素材感想:潜心钻研、知行合一的学者风范
商季光教授早年从事金融实务工作,从事货币与信贷的实践指导和政策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市场实践经验。改革开放后,商季光教授从事金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在金融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他撰写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著与教材🚴🏽,培养了一批当时社会发展急需的金融人才。同时商教授发表了数篇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具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对中国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商季光教授目光敏锐、视角独特,是全国最早进行房地产金融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之一。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学术奖励,发表文章被多本书籍选编入册,个人事迹也被十余本名人辞典记载入册。商季光教授是万泰官网金融学学科的引领人🫦,是中国金融学理论研究的先驱性人物,他奋笔疾书🏠、潜心钻研的学术精神,关注现实、知行合一的学术态度🚊,值得我们年轻一辈教师学习和敬仰♟🖐🏼!
撰稿人:宁静 李向军
2019年5月21日